首页 > 综合 > 正文

桐城市青草镇:端牢手中碗 守住自家田

2023-01-05 15:25:10来源:金台资讯  

近年来,桐城市青草镇大力开展退林还耕、增减挂钩拆旧区复垦等土地整治工程,按照“田、水、路、林、村”一体化综合整治要求,将废弃地、滩涂地、低洼地改造成为“田成方、林成行、路成网、沟相通、渠相连、基础设施齐全”的高效示范良田,在增加耕地数量的同时,提高耕地质量。

找回耕地,聚焦复耕管护

耕地保护,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事关国家粮食战略安全。2022年,青草镇松陶村配合镇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所,深入实地现场摸排,梳理流失耕地图斑位置、面积及恢复难易程度,根据撂荒、水没等不同流失原因,因地制宜建立整改清单。


(资料图片)

松陶村对可实施图斑立即着手复垦,每日晚间召开耕地找回工作调度会,汇报当日工作进展,明确剩余任务量,商讨困难点整改措施。通过先易后难、倒排时间、对表推进的整改思路,争取按照上级要求的时间节点按质按量完成任务,播种一块即举证一块。

方岭村民组19亩的大河地处于扇子河河堤内,长满了丛生野竹,下面都是砂石,如何整改成为难题。松陶村党总支书记黄先白经过咨询有关部门,反复论证,决定将砂石外包,由上级相关部门负责招标,再用砂石外包取得的资金取土填地,改造后的田地交给方岭组的种植能手免费种植3年。

竹元、朱庄、尤圩3个村民组反映,整治的荒田距离村庄太远,灌溉用水不方便,没有村民愿意耕种。黄先白联系上该片的农业种植大户谢兵,几轮谈话之后,谢兵终于同意承包整治过的田块,与他前期承包的水田一起重新规划水路,征得所有村民同意后,便开始了清表、开沟。

“这一片稻田原是我们村民组的河地,由于耕种条件差,年轻人都出门打工了,没有人愿意种。我看着这块地抛荒真可惜。现在村里把改造了,水路也搞好了。田承包出去,我们每年又多了一笔租金收入,真是为我们做了一件大实事。”陈老屋村民组联防长陈春志开心说道。

“经过两轮操作,我镇今年共找回耕地560多亩,涉及15个村,近200个图斑。其中松陶村共找回耕地92亩,涉及6个村民组,原本杂草丛生的荒地现在都长满玉米、芝麻、南瓜、红薯等农作物,废弃水田都已种上了水稻。”青草镇副镇长陈伟介绍。

退林还耕,严禁耕地“非农化”

在青草镇朝阳村的土地翻耕现场,拖拉机、翻斗车来回穿梭,正对一片复垦土地进行重新平整回填,确保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土地种植。

“这块大地总面积近70亩,我村和夏星村各占一半。因为地势高,水源不便,村民不愿耕种。2003年就全部栽上了意杨。今年我们下了大决心,要把这片地退林还耕。”朝阳村书记汪名霞介绍,早在2021年,两个村就联名向林业部门申请了林木采伐,要求将退耕还林调出,易地造林,得到了林业部门的支持。为了解决改田资金缺口,又向上级要求,把改田多余的砂土外运,取得的收入用于改田工程。

该镇乔庄村有一块25亩的河地,和朝阳村差不多的情况,书记许荣在2022年初就将此事作为“书记项目”,村“两委”全力以赴,赶在夏种前改田成功,种上了水稻。

“按照计划,我镇2022年退林还耕31个图斑,总面积近500亩,目前已经全部达标,通过了上级验收。”青草镇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所张凤根说。

增减挂钩,废弃老宅变耕地

青草镇三畈村黄圩村民组28户村民闲置多年的老屋,散落分布在约二十亩丘陵地带,经初步踏勘符合整治为耕地条件,项目实施后既能盘活闲置资源,又能增加集体经济及村民收入。通过征集群众代表的意见,召开群众座谈会、“两委”会议、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反复讨论,村民们形成了共识,愿意支持土地整理工作。

为了将好事办好,三畈村将黄圩组土地整理作为2022年“书记项目”实施,三畈村党总支书记张向东负全责。村民组召开专题会议,取得全村民组28户农户的支持,张向东和包户干部挨户上门,协助专业评估公司对该项目区内拟拆迁15户进行了两轮评估。该组村民黄某全家5口人,全部在天津生活,张向东就通过电话和微信一遍遍交涉;桂某全家4口人,已迁到青草镇区生活,白天找不到人,张向东就晚上上门沟通。最后终于达成一致意见,签订了拆迁补偿合同。同时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公开招标确定施工单位,按照上级验收标准组织清表、整理。

土地复垦后,三畈村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到生产一线,和农户一同开展生产,带领农户将整治好的约二十亩土地种植了玉米、蔬菜等农作物。目前所有土地均已种植到位,等待上级验收。

“以前这里是一片破败,杂草、杂树到处都是,现在复垦成耕地,都是绿油油的玉米,漂亮多了。”村委干部汪泽说道,“这个项目实施后,15户拆迁户闲置房屋获得拆迁款约40万元。二十亩土地经两年培育养护性耕种后,每年可为该村民组28户村民增加4000多元租金收入。”

据了解,青草镇2022年通过增减挂钩拆旧区复垦项目,整理出了238亩耕地。

“一长三巡”,做精做实“田长制”

2022年,青草镇全面落实“田长制”,确定了优化农田布局、抓好农田保护、加强农田建设、强化农田利用、严格农田管理五项主要任务;明确了保护建设利用好永久基本农田和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的工作目标。通过网格化管理,确保全镇7.9万亩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升。

青草镇党委政府结合本镇具体情况,细化、量化工作方案,镇党政负责人担任镇级田长、村支书担任村级田长,对责任区内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监督管理与保护利用工作负责。建立起完善的“三级网格”联控,确保镇村联动、村组配合,镇直相关成员单位明确分工。目前,全镇已确定镇级田长28名,村级田长22名。对于现存的违法占用耕地行为、违章建筑等问题依法查处,实行销号作业,逐个解决。截至目前,青草镇已经处理各种违规用地行为23起。

该镇按行政区域划分为镇、村、组“三级网格”,实行“镇包村”“村包组”“组到人”, 让每一块耕地都有了守护人。通过立体化方式的监管系统 ,做到对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全面保护,坚决杜绝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通过“田长制”信息公示牌公开田长职责、责任区域等事项,接受社会监督。在二级田长的基础上,青草镇进一步健全基层管护队伍,每村设置一名田管员,全镇共确定田管员22名。同时加强部门协调配合,积极探索田长、林长、河长“一长三巡”,田管员、护林员、巡河员“一员三管”工作模式。

农田提质,助力村民增收

近年来,青草镇以高效节水灌溉建设为重点,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工作目标,坚持科学谋划,快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在粮食生产功能得到保障的情况下,进一步扩大油料、糖料、蔬菜、水果以及其它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拓展富民路径。 为加快实现“路畅通、沟相连、旱可浇、涝能排、村庄美”的现代农业生产格局,助推乡村振兴打下良好基础,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在沙铺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现场,挖掘机正在进行渠道开挖、土地平整,工人们在扎钢筋、制模板、担灰桨,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5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工后,村里的农田灌溉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沙铺村党总支书记华双根介绍,项目将改造混凝土水渠7000米左右,疏浚西干渠1800米,对5个坝塥进行整修清淤,兴修当家塘25口,平整土地800亩,惠及46个村民组,5432人。

“这次改建、新建了田间机耕道路,以前收割机进不去的地,今后将畅通无阻,实现机械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这项惠民政策,大家都拍手称快。”在高山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现场,村党总支书记开俊高兴地介绍,“今年高山村将平整土地1200亩,兴塘14口,还要拓宽机耕路,疏浚灌溉水渠。工程完成后,3000亩水田有望全部实现机械化,实现‘旱可浇、涝可排’,让庄稼稳产高产,增加农民收入。”(黄健生)

关键词: 建设项目 高标准农田 基本农田 项目实施 工作目标

责任编辑:hnmd003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